硅锰合金证日路座票入
第一娱乐(1) 直接铸块。对于不留渣操作的小型电炉,出炉的铁水和炉渣可直接放入砌有耐火材料的铸铁模内,多余的液体炉渣从铸铁模的流嘴流入另一渣包内。铸铁模内的渣铁冷却后,清除盖在铁锭上的炉渣,经精整加工成规定块度入库。与此相似的工艺,是在地面上砌筑一只坐包,放出的熔体经过长流槽流入坐包内,在坐包内经过短暂的停留。炉渣从坐包的流渣槽流进沙坑内,铁水从坐包下部的放铁口流入铸铁锭模内。对于20000kV·A以上的大型电炉,无论是留渣操作还是不留渣操作,近年来也开始推行直接铸块法。从炉内放出来的铁水经长流槽直接流进地平面的铸铁床,连续放入几炉后,用铲车铲出,送至破碎机,加工成合格块。不留渣操作时,出炉的铁水和炉渣流入长流槽后要先经过“分渣器”, 将炉渣分离到渣池内,也是注入几炉后,待冷凝由铲车铲走,或者经“分渣器”直接冲成水渣,再运往用户。从长流槽先流入坐包,然后再放入带式铸铁机或环式铸铁机,也在广泛的使用着。
(2) 间接铸块。所谓间接铸块,是指铁水先放入到盛铁桶内,多余的炉渣流入阶梯排列的几个铸铁模中或铸钢罐中,盛铁桶内的铁水可以注入到铸铁锭模内,也可以注入到各种形式的连铸机内。炉渣一般都是冲成水渣,作铺路材料。无论那种铸块法,均需要认真操作,做到渣铁分离彻底,铁的损失减少到低的程度,同时也要严防炉渣混入铁中,降低产品质量。因此,炉前操作是节约电能,提高产品质量的重要一环。
4 留渣法冶炼工艺:留渣冶炼是铁合金生产的一种新工艺,目前已在欧美和日本逐步投入工业性生产。留渣冶炼,首先由日本提出,在日本称为“双出铁口连续操作法”或称为“米持法”, 硅锰合金第一娱乐而在德国称为“炉渣电阻冶炼”。这种方法的特点在于它是利用炉渣电阻热代替常规法的电弧热,促使炉内反应区扩大,达到降低电耗、提高元素回收率和提高生产能力的目的。意大利有一座由三台单项变压器组成的 22000kV·A 变压器,总的有功功率可达15500kW, 功率因数接近0. 7; 炉体是边缘圆滑的三角型,两个放铁口均位于二相电极之间,而一个放渣口在一相电极之下,比放铁口高出1m, 电极直径为1400mm; 使用的原料配比为:锰矿1798kg, 铁鳞145kg, 白云石160kg, 焦炭320kg, 电极糊6kg.原料成分如下(%) :
Mn (MnO2) Fe SiO2 Al2O3 MgO CaO P H2O
锰矿 50. 0 75. 3 3. 5 2. 5 6. 22 0. 04 0. 07 0. 12 10. 5
铁鳞 71.0 2. 1 0. 31 0. 08 0. 12 5. 0
白云石 1. 20 0. 52 19. 95 29. 47 2. 0
焦炭 总C量89.0 4. 28 2. 5 9. 0
电极糊 总C量82.7 挥发分13. 8
生产出来的高碳锰铁成分为Mn75. 5%, SiO2 0. 2%, C6. 6%.得到炉渣483kg, 其中Mn148kg, Fe4kg, SiO2 59kg, Al2O3 119kg, MgO31kg, CaO44kg, 磷0. 2kg.其技术指标:电耗 2050kW·h/t, 硅锰合金第一娱乐Mn的回收率82%, 电极糊消耗7kg/t, 干焦340kg/t.